订购/客服 0512-65917170

免疫组化染色前处理---抗原修复

发布时间 [2025-08-20] 摘录人

前言:抗原修复是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前的处理,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这里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抗原修复,小站网罗了两本书的内容,为的是更加全面详细的了解抗原修复的目的和各种方法,仅供参考。


先了解抗原热修复的目的

image.png

由于病理组织学常规使用的甲醛固定剂可以造成蛋白质交联,即在氨基酸分子间形成亚甲基桥,从而造成部分或大部分抗原结合位点(抗原决定簇)的封闭。通过抗原热修复可以有效地使抗原结合位点重新暴露(见上图)。


抗原热修复的方法

1、水浴法

水浴抗原修复方法是在恒温水浴设备中进行抗原热修复的技术(图10-4-4)。

具体方法

1)将盛有抗原修复液的烧杯置入水浴设备中,加热至95~99°℃。

2)将脱蜡至蒸馏水的切片置入抗原修复液中,加热处理15~25min。

3)将烧杯连同抗原修复液和被修复的组织切片一起置入冷水中进行隔水降温至室温。

4)PBS洗3min进行后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水浴抗原修复方法的优点是技术方法稳定作用温和及不易脱片,但是一般认为其抗原修复效果低于高压法,建议采用该方法进行抗原修复时最好使用高pH值的抗原修复液。

image.png

2、高压法

高压抗原修复方法是利用高压锅进行抗原热修复的技术(图10-4-5)。

具体方法

1)将盛有抗原修复液的高压锅在电磁炉上加热至沸腾。

2)将脱蜡至蒸馏水的切片置入抗原修复液中加盖进行热处理。当高压锅气阀喷气后计时2.5~3min。

3)将高压锅置入冷水降至室温取出切片。

4)PBS洗3min进行后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高压抗原修复方法的优点是暴露抗原决定簇的效果较好,但易于造成组织切片的脱落。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践中发现使用高压法进行抗原热修复有修复过度造成背景染色的现象,建议使用该方法进行抗原修复时,如非必要应避免使用高pH值的抗原修复液。

3、微波法

微波抗原修复法是较早采用的抗原修复技术方法。

具体方法

1)将脱蜡至水后的组织切片置入盛有抗原修复液的容器中。

2)将容器置入微波炉内高档加热至修复液沸腾。

3)将微波炉调至低档维持加热10min。

4)将容器连同修复液和切片移出微波炉降至室温。

5)PBS洗3min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微波修复方法虽然能够达到抗原修复的目的,但是由于微波炉的型号和功率不同,修复的稳定性较差,在使用中应根据所用微波炉的具体情况摸索以掌握规律。微波抗原修复的另一个问题是,在同时修复的组织切片中以及在同一切片的不同部位可能出现修复效果不均匀的现象。



抗原修复液

不同类型的抗原决定簇在不同pH值的抗原修复液中修复的效果不同,因此在免疫组化染色中应根据实践经验选用不同的抗原修复液进行抗原修复。

目前常用的抗原修复液主要有:

①pH 6.0 柠檬酸抗原修复液。

②pH 8.0 EDTA抗原修复液。

③pH 9.0 Tris-EDTA抗原修复液。

针对某种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在抗原修复液的选择上目前通行的观点是,采用高压修复方法时最好首选pH6.0柠檬酸抗原修复液进行抗原修复,在修复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再选用pH9.0 Tris-EDTA抗原修复液。在采用水浴修复方法时则首选pH 9.0 Tris-EDTA抗原修复液,如果修复效果不理想或染色背景偏高,再选用pH6.0柠檬酸抗原修复液进行试验。

 

以上如果是理论性的知识和方法的话,下面绝对是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内容,病理学方法学最详细的还得是产品说明,先来个导图总览一下。

image.png

具体详细内容如下:

抗原热修复方法

1、EDTA直接煮沸抗原修复法

仪器设备

不锈钢锅,耐高温塑料染色架,电磁炉(120~2000W,可调节加热功率和时间)

所需试剂

免疫组化抗原修复缓冲液(EDTA法),蒸馏水,PBS磷酸盐缓冲液

操作步骤

1)石蜡切片脱蜡、水化,流水冲洗并浸泡于水中待用;

2)取适量已稀释成工作液的EDTA   抗原修复液于不锈钢锅中,将不锈钢锅放置于电磁炉上,大功率加热至沸腾;

3)将功率调至最小(处于保温状态),将切片置于耐高温染色架上,放入已沸腾的修复液中,盖上锅盖,继续加热20分钟;

4)将不锈钢锅离开电磁炉,室温自然冷却10分钟后,可用流水在不锈钢锅外壁冲淋加速锅内修复液冷却,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切片,流水冲洗干净;

5)建议除去切片组织外的水分,在离组织3mm处用免疫组化油笔画圈,PBS冲洗2×3分钟,之后按照相关检测试剂盒的操作步骤执行。

2、EDTA高温高压抗原修复法

仪器设备

不锈钢压力锅,耐高温塑料染色架,电磁炉(120~2000W,可调节加热功率和时间)

所需试剂

免疫组化抗原修复缓冲液(EDTA法),蒸馏水,PBS磷酸盐缓冲液

操作步骤

1)石蜡切片脱蜡、水化,流水冲洗并浸泡于水中待用;

2)取适量已稀释成工作液的EDTA抗原修复液(800~1500mL)于压力锅中,将压力锅放置于电磁炉上,大功率加热至沸腾;

3)将功率调至中度(800~1000W),将切片置于耐高温染色架上,放入已沸腾的修复液中,盖上锅盖,扣上压力阀,继续加热;

4)当压力阀开始喷气时计时1.5~2分钟,然后将压力锅离开电磁炉,室温自然冷却10分钟后,可用流水在压力锅外壁冲淋加速锅内修复液冷却,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切片,流水冲洗干净;

5)建议除去切片组织外的水分,在离组织3mm处用免疫组化油笔画圈,PBS冲洗2×3分钟,之后按照相关检测试剂盒的操作步骤执行。

3、柠檬酸高温高压抗原修复法

仪器设备

不锈钢压力锅,耐高温塑料染色架,电磁炉(120~2000W,可调节加热功率和时间)

所需试剂

免疫组化抗原修复缓冲液(柠檬酸法),蒸馏水,PBS磷酸盐缓冲液

操作步骤

1)石蜡切片脱蜡、水化,流水冲洗并浸泡于水中待用;

2)取适量已稀释成工作液的柠檬酸抗原修复液(800~1500mL)于压力锅中,将压力锅放置于电磁炉上,大功率加热至沸腾;

3)将功率调至中度(800~1000W),将切片置于耐高温染色架上,放入已沸腾的修复液中,盖上锅盖,扣上压力阀,继续加热;

4)当压力阀开始喷气时计时1.5~2分钟,然后将压力锅离开电磁炉,室温自然冷却10分钟后,可用流水在压力锅外壁冲淋加速锅内修复液冷却,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切片,流水冲洗干净;

5)建议除去切片组织外的水分,在离组织3mm处用免疫组化油笔画圈,PBS冲洗2×3分钟,之后按照相关检测试剂盒的操作步骤执行。

4、柠檬酸直接煮沸抗原修复法

仪器设备

不锈钢锅,耐高温塑料染色架,电磁炉(120~2000W,可调节加热功率和时间)

所需试剂

免疫组化抗原修复缓冲液(柠檬酸法),蒸馏水,PBS磷酸盐缓冲液

操作步骤

1)石蜡切片脱蜡、水化,流水冲洗并浸泡于水中待用;

2)取适量已稀释成工作液的柠檬酸抗原修复液于不锈钢锅中,将不锈钢锅放置于电磁炉上,大功率加热至沸腾;

3)将功率调至最小(处于保温状态),将切片置于耐高温染色架上,放入已沸腾的修复液中,盖上锅盖,继续加热20分钟;

4)将不锈钢锅离开电磁炉,室温自然冷却10分钟后,可用流水在不锈钢锅外壁冲淋加速锅内修复液冷却,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切片,流水冲洗干净;

5)建议除去切片组织外的水分,在离组织3mm处用免疫组化油笔画圈,PBS冲洗2×3分钟,之后按照相关检测试剂盒的操作步骤执行。

【抗原热修复方法注意事项】

1、不能使用铜染色架和铝锅,防止因修复液pH值改变而影响抗原修复效果;

2、修复结束后建议等修复液冷却后再将切片取出,建议采取平缓的冷却方式,而不是迅速冷却,迅速冷却容易造成抗原暴露不充分或组织脱片,若采取迅速冷却的方式务必要适当延长修复时间(根据实验室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取出后的切片需要用流水充分洗涤,不然会对后续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造成不良影响;

3、为防止组织脱落,载玻片必须经过防脱处理后方可使用;

4、修复液的量必须保证切片中的组织始终能浸泡在修复液中;

5、修复时间可根据各实验室自身情况作相应调整。


抗原酶消化修复方法

1、胰酶消化抗原修复法

仪器设备

电热恒温干燥箱、孵育盒

所需试剂

免疫组化抗原修复缓冲液(胰酶法),蒸馏水,PBS磷酸盐缓冲液

操作步骤

1)石蜡切片脱蜡、水化,流水冲洗并浸泡于水中待用;

2)建议除去切片组织外的水分,在离组织3mm处用免疫组化油笔画圈,PBS冲洗3×3分钟;

3)除去PBS,切片上滴加适量已稀释成工作液的胰酶溶液;

4)将切片放入已提前预热至37°℃的孵育盒中孵育15分钟,PBS冲洗3×3分钟,之后按照相关检测试剂盒的操作步骤执行。

 2、胃酶消化抗原修复法

仪器设备

电热恒温干燥箱、孵育盒

所需试剂

免疫组化抗原修复缓冲液(胃酶法),蒸馏水,PBS磷酸盐缓冲液

操作步骤

1)石蜡切片脱蜡、水化,流水冲洗并浸泡于水中待用;

2)建议除去切片组织外的水分,在离组织3mm处用免疫组化油笔画圈,PBS冲洗3×3分钟;

3)除去PBS,切片上滴加适量胃酶溶液;

4)将切片放入已提前预热至37°℃的孵育盒中孵育30分钟,PBS冲洗3×3分钟,之后按照相关检测试剂盒的操作步骤执行。

【抗原酶消化修复方法注意事项】

1、为防止组织脱落,载玻片必须经过防脱处理后方可使用;

2、抗原修复必须在37℃下进行,孵育盒需要加入少量水并提前进行37℃预热。


抗原双修复方法

抗原双修复(胰酶+柠檬酸)方法

仪器设备

不锈钢压力锅,耐高温塑料染色架,电磁炉(120~2000W,可调节加热功率和时间),电热恒温干燥箱、孵育盒

所需试剂

免疫组化抗原修复缓冲液(柠檬酸法),免疫组化抗原修复缓冲液(胰酶法),蒸馏水,PBS磷酸盐缓冲液

操作步骤

1)石蜡切片脱蜡、水化,流水冲洗并浸泡于水中待用;

2)建议除去切片组织外的水分,在离组织3mm处用免疫组化油笔画圈,PBS冲洗3×3分钟;

3)除去PBS,切片上滴加适量已稀释成工作液的胰酶溶液,将切片放入已提前预热至37℃的孵育盒中孵育15分钟,流水冲洗并浸泡于水中待用;

4)取适量已稀释成工作液的柠檬酸抗原修复液(800~1500mL)于压力锅中,将压力锅放置于电磁炉上,大功率加热至沸腾;

5)将功率调至中度(800~1000W),将切片置于耐高温染色架上,放入已沸腾的修复液中,盖上锅盖,扣上压力阀,继续加热;

6)当压力阀开始喷气时计时1.5~2分钟,然后将压力锅离开电磁炉,室温自然冷却10分钟后,可用流水在压力锅外壁冲淋加速锅内修复液冷却,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切片,流水冲洗干净,PBS冲洗2×3分钟,之后按照相关检测试剂盒的操作步骤执行。


内容摘自公众号《病理技术知识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